常温1、原理进展
国团队采用固态法用CuCu2+取代了Pb2+合成了一种结构为Pb10-xCux(PO4)60,x=0.9~1.0的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材料(LK-99)。团队通过临界温度 (Tc )零电阻率、临界电流 (Ic )、临界磁场(Hc )和迈斯纳效应证明了LK-99的超导性。LK-99的超导性来源于轻微体积收缩(0.48%)引起的微小结构畸变,而不是温度和压力等外部因素。其收缩原因是由Pb磷酸盐绝缘网络中的Pb2+离子被Cu2+取代引起的,并产生应力,同时转移到圆柱形柱的Pb导致圆柱形柱界面的畸变,从而在界面中产生超导量子阱。LK-99的独特结构允许在界面中保持微小的畸变结构这是LK-99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保持并表现出超导性的最重要因素

2、复现进展
>目前仍没有团队能够完全复制超导的性能,即抗磁性和零电阻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等待。
(理论验证)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表《铜掺杂的铅磷灰石中相关孤立扁平带的起源》论文,计算结果显示,LK-99可能存在超导性能。
(抗磁性验证)8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杨丽,在常海欣教授的指导下,成功首次验证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Sukbae Lee等人获得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有望实现真正意义的无接触超导磁悬浮。
俄罗斯科学家Iris Alexandra,宣布成功制备出了具备常温抗磁性的LK-99晶体,其结果在twitter上发布,这个LK-99晶体的抗磁性,比目前常用的抗磁物质热解石墨强很多。
曲阜师范大学高压科学研究团队,宣布成功复现了LK-99自制样本的抗磁性。
中科大研究人员的放出复现LK-99样本结果的视频,显示抗磁性。
目前国内与俄罗斯团队,有多个团队复现了抗磁性,这说明起码是一种新型的抗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