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32

猎迅(天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半超导电机,超导电机,盘式电机、汽车轮毂电机、盘式超导电机、节能电机,电机节...

网站公告
碳 猎迅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猎迅电气”)主要生产研发高频交流电半超导材料包含超导电机,超导永磁电机、超导永动机、超导电机控制器、控制柜、超导变压器、微风发电机组、地磁发电机,空晶动能发电机,并低碳供热机组,常压智能多级加,太阳能集热板、电锅炉、智慧能源系统将此技术应用于电力超高节能行业。在中国“3060双碳目标”的大政策前提下,将在研发制造/业务版块/行业领域/资本经营上,更好的配合工业高耗能企业进行智慧节能改造。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翟经理
  • 电话:13601393339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室温超导产业链全梳理纪要
新闻中心
室温超导产业链全梳理纪要
发布时间:2023-09-04        浏览次数:217        返回列表
 事件:7月22日,一批韩国科学家连发两篇论文,宣称造出了一种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完美的超导材料——LK-99。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的结果支持LK-99是一种室温常压超导体。此次韩国科研团队公布的超导材料体系在“室温常压”(转变温度约400K(127℃))下即展现超导性,若被复现成功,这将是超导领域革命性的进步。


1、为何室温超导引发这么大的议论?
若成真,那么意味着电气传输过程中,能量损失骤减。我们做大胆推演:1)光伏、风电的能源可以远距离传输,电价大幅下降;2)磁悬浮成为现实;3)涉及到加速领域的技术研发进一步突破,包括可控核聚变。简单而言,这是涉及到能源变革的大命题。

 

2、今日事件是韩国团队的LK99材料(铜铅)体系经美国LBNL初步模拟,认为具备室温超导的理论可行性;此外美国的TAJ公司也宣布发现一种石墨烯泡沫材料,同样是室温超导材料。国内层面,华中科技大学在B站发布视频,首次验证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

 

3、最近实验室方面发布了很多超导理论的进展,但实际验证还需时间。理论虽还待检验,产业化已经在快速发展中,尤其是高温超导。

对最新实验室发布的论文的解读:论文用室温超导材料性质进行电脑模拟,做出了可以实现室温超导特性的理论值。但实操起来合成上是有难度的,所以现在就是理论上可以实现室温超导,但实际上材料端都还没有做出来,材料需要有微弱抗磁性和导电能力,都还不满足。至于什么时候做出来现在都给不出确定的预判。

本次论文数据关注度相比3月更高,因为3月美国迪亚斯团队当时是说要1w倍大气压下才能实现室温超导,且后续被证伪,所以没有产业化应用的价值,也没有实验室复现。而这次的论文是常温下的数据,没有使用条件的限制。

 

4、超导行业已经产业化的主要是高温和低温超导。低温是液氦温区,高温超导是用液氮可实现。低温超导是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产业化,包括磁共振等,但液氦昂贵且需进口,高温解散了液氦的限制,所以有望更多商业化。高温这两年上下游也有变化,上游是良率和成本这两年都有突破,19年采购带材需要300-400/米,现在只需要80/米,之后可能30-40/米都能采购到,所以有望1-N。下游电网(深圳今年有铺设电缆)、能源、核聚变领域都有进展。高温的优势主要在于磁体强度要由于低温和常温,低温只能有15特斯拉的磁场,高温是可以做到45特斯拉及以上的磁场强度的。


5、此次出现的室温超导材料如果验证成功,则是全新的材料体系,以关注度最高的韩国团队为例LK99为铜铅材料体系,目前市面上尚没有直接应用过此材料的相关公司,因此可被受益定价的资产有两类,底层团队Knowhow的迁移+室温超导成功后直接受益的下游。

 

6、底层团队Knowhow迁移方面,我们认为应该关注实现高温超导产业化的公司永鼎股份(东部超导)、精达股份(上海超导);高温超导是铜银体系,这些公司本质的核心壁垒在于设备,如何将高温超导材料镀膜,这些设备产线均为高度自研,无法外采。而实现高温超导材料产品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积累,未来有望迁移至室温超导的产业化,这些底层Knowhow属于核心资产。(高温超导公司基本稀缺性,国内仅三家龙头上海超导、东部超导、上海上创)


7、应用端:

线缆:高温在线缆的应用主要有两个优势,一是能节省70%输电走廊的空间,二是不需要变电站(无电阻)。建设主要在核心城区,因为在寸土寸金的地方会更节省成本。高温线缆成本是9000w。目前上海和深圳已经分别建设了两条,使用情况看上海在无人监督的情况运行的很好,每天能减少10%的成本。目前上海要继续建5公里线缆,但5公里的线缆需要2000千米的带材需求,现在带材厂商的产能不足够支撑,所以也带动上游带材的扩产。但现在其实只在核心城市才有一定成本优势。

磁体:联创基于磁体做了感应加热设备,原理是旋转金属切割磁感线发热,加热大型金属,预热软化,再生成挤压件。高温超导在磁体领域有两大优势,一是每年能节省约450w的电费,二是加热均匀性提升带来良率提升。公司在手订单超过60多台,客户采买能拿到40%的采购政府补贴。预计每年增加200台需求,约20亿的年增。今年预计交付10台,过两年可能就能达到200台。

晶硅生长炉:今年上半年有陆续推出光伏企业推出晶硅生长炉,因为理论是产生磁场,所以其实低温和高温都可以做,联创目前也在尽力打通下游,预计明年一季度可以推出原理样机,并且客户对低温和高温都是非常开放的态度。这一块应用就可以给到百亿空间。

核聚变:核聚变产生能量效率很高,也环境友好,安全性能也更好。核聚变实现的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1亿度,二是密度要足够高,三是能量约束时间足够长。核聚变实现一般是重力约束(无法实现)、惯性约束(无法持续)、磁约束,所以只有磁约束是在不断推进的,而超导磁体的优势在于能减少体积,也就减少了费用,降低了进入门槛,22年私人投资额已达到30亿美元,包括openai,微软等都有投入,而这30亿美元大多会投入到高温超导。

 

8、行业空间上,以上所述下游应用空间可以达到千亿规模。产业链布局,上游包括上海超导、西部超导,下游包括联创光电等。技术壁垒上,下游加工壁垒更高,因为陶瓷性材料本身较脆,在强磁场下做到不断裂是比较困难的。格局上,室温超导的出现对高温低温可能会有威胁,但因为室温量产没有那么快,高温和低温发展空间还是很大,且如果室温超导真的量产,上游带材也会跟进。

 

9、涉及材料端,这也是市场最关心的,目前大概率是铅、铜混合物。关于铅:
1)全球产量:USGS数据大约1200万吨,其中60%是回收,也就是说约500万吨是矿产。
2)需求:约80%在蓄电池领域。

3)涉及矿产公司2022年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