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碳资信及其评价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220
返回列表
企业碳资信及其评价意义根据国内外主流机构的测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资金投入规模为150万亿~300万亿元,相当于年均投资3.75万亿~7.5万亿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在此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为实体经济提供应对气候变化金融支持的同时,有效识别合格信贷主体,降低信贷风险。同时,各个地方政府也需要合适的评价工具,筛选具有中长期竞争力的招商引资对象,推动本地企业绿色转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与各国企业都会承担不同的义务,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长期、重大变化,这给企业资信带来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双碳”目标下我国企业资信风险的来源与影响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碳排放水平、减碳技术先进性等将直接影响企业的风险与价值,存量资产价值也会面临重估。因此,深入揭示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碳中和目标对企业的系统性影响,筛选实质性因素,构建碳资信评价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不仅关系到金融机构对“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能否落地,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也将产生重要影响。结合GB/T 22117-2018对信用的界定以及笔者对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认知,本文提出,企业碳资信是指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碳中和目标下企业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这个界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碳中和目标改变了企业的发展环境,影响了企业的碳排放义务与权利,改变了企业的资源价值和资产价值,进而影响了企业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在此背景下,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与行动不同也影响了企业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鉴于此,企业碳资信评价就是针对被评价企业,基于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程序,对影响企业的众多碳资信风险要素进行分析,以对企业在特定时间内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最终以简明的符号表示评价结果。与传统的企业资信评价相比,企业碳资信评价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碳资信评价弥补了传统资信评价对企业忽视履行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碳中和义务的不足,同时,综合碳因素与非碳因素评价企业资信状况,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在新环境下的资信状况;其二,碳资信评价不仅关注企业的资源能力与财务指标现状,更注重分析履行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碳中和义务给企业带来的长期影响,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长期资信状况;其三,碳资信评价注重分析全球碳中和义务与目标对企业的影响,不仅能反映国内政策风险,还能反映国际政策风险,能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资信状况;其四,碳资信评价通过搭建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碳中和目标影响企业资信的分析架构,系统揭示企业资信的变化机理,能为企业提升资信水平提供明确指引;其五,碳资信评价通过构建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碳中和目标下适用于各类企业的资信评价体系,能清晰、可比地反映各类企业的资信状况,便于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地方政府等主体筛选重点关注标的。